临近年底,酒水市场又一次迎来了酒水旺季,自2015年以来,白酒市场受到海外洋酒的冲击,已经萧条了很长一段时间,春节将至,酒水市场再次活跃起来,知名品牌白酒纷纷迎来涨价的趋势。
继2015年下半年,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涨价以来,其他中高端白酒也纷纷应声,一时间白酒涨声四起。泸州老窖发布通知称,为了提高大单品战略的执行度,将对带有“泸州老窖”字样的总经销产品停止实物库存的发货。酒企的这一系列举动,或许预示着国内白酒市场即将逐步走出“寒冬”。
进入旺季,白酒企业纷纷提价
继茅台、五粮液涨价后,各大酒企也推出了多项措施维护价格体系,控价、涨价的消息不绝于耳。而进入元旦至春节的销售旺季,酒企的涨价声音更是备受关注。
在2015年12月16日的泸州老窖股东大会上,头曲的定位为50元至100元/瓶,特曲则是150元/瓶左右。2015年年末,郎酒集团也发布通知称自2016年1月1日起,提高红花郎全线产品的出厂价格。
其实,作为行业领头羊的茅台和五粮液,早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就多次上调了旗下主打产品的价格。
除了企业自身业绩好转之外,应对电商给价格体系带来好的冲击也是酒企保价的原因。为了冲击销量,诸多电商都拿茅台、五粮液等作为推销重点吸引人气。在 2015年“双11”期间,酒类电商低价甩卖茅台,不惜“卖一瓶亏一瓶”,甚至出现了680元/瓶的促销活动,大大低于茅台接近900元/瓶的市场零售价,甚至比出厂价都要低,这严重扰乱了酒企的市场价格体系。此番酒企推出的保价政策,对于电商价格乱象将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行业声音
业内人士认为,各大酒企不降价甚至涨价的底气主要还是来自于业绩的好转。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白酒业受到重大影响,整个行业出现明显下滑,而经过3年的深度调整之后,行业开始步入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并在2015年实现了业绩回暖。
有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1至11月,茅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57亿元、利润总额1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1.88%。2015年1至10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51%。
大众消费,走上漫长的复苏路
白酒行业的回暖,预示着在历经三年销售低迷、减产、降价后,限制“三公消费”对于高端白酒需求的抑制效应已经见底,行业整体低迷行情得到缓解。从2015 年开始,白酒业初步出现转机,库存得到控制,商务消费和个人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限制“三公消费”带来的空缺,整个行业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随着一、二线白酒企业逐渐回归大众消费,这将越来越成为白酒企业未来争取的利润来源。
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经销商大会上表示,2015年白酒出现弱复苏迹象,高端白酒持续回升,但也指出,白酒行业尚处在调整阶段。
有数据显示,即使在行业调整深化的2014年,白酒业仍未停下扩产的脚步。2014年,全国白酒累计总产量1257.13万千升,同比增长2.52%,而白酒行业产量过剩的实际情况或更甚。多位企业界人士称,我国每年的白酒消费量约在700万千升,因此每年的产量过剩肯定要超过500万千升。
行业声音
在业内人士刘志强看来,经过2012年之前“黄金十年”的积累,在各地政府、各路资本、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白酒行业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虽然白酒行业回暖,但却难回巅峰。”不过,随着国企改革深入进行,白酒中的国企也在努力适应市场的要求,进行兼并重组,这或许有利于帮助整个行业走出低迷。
开拓渠道,酒类电商市场看好
酒企通过调整价格在试探市场的反应,酒类电商则在努力实现新突破,试图在此轮白酒行业的调整中获得一席之地。数据显示,2014年酒行业销售收入8779亿元,但酒类电商的销售收入仅占1.3%,约为110亿元。
近日宣布获得5亿元股权投资的酒仙网,正在积极进行资本运作。近日,酒仙网递交了拟挂牌新三板的文件。作为国内酒类垂直电商的佼佼者,酒仙网近几年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根据酒仙网发布的数据,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酒仙网亏损超过6亿元。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消费者网购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网络消费习惯的逐步稳固,运营效率更高的电商渠道将快速崛起,预计2017年酒类电商的销售收入将占到整个酒行业销售收入的5.6%,即接近600亿元的市场份额。
行业声音
目前,我国传统的酒类经销链条较长,通过层层加价,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价格偏高。而通过电商渠道,能够有效减少一系列环节,有价格优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整个白酒行业格局渐变之中,酒类垂直电商将会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