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以茅台酒为龙头的黔酒产销持续增长。
白酒产业复苏
黔酒势头强劲
今年1至4月,茅台集团累计生产白酒2.9万吨,实现总产值165.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6.4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销售收入159.4亿元,同比增长11.3%。
见微知著,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增长,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复苏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省规模以上白酒产量42.8万千升,完成工业总产值75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63亿元。贵州以全国白酒3.3%的产量,实现了全国32.5%的利润总额、19%的税金总额和9.4%的销售收入,分别排全国第1、第2、第3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贵州白酒产业整体运行质量较好,在行业调整新常态下展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活力。
国内市场方面,茅台酒继续稳坐行业第一把“交椅”,以金沙、国台、董酒、酒中酒、珍酒、钓鱼台、青酒等为代表的贵州白酒重点企业均实现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海外市场方面,2015年贵州主要白酒企业已在国外设立70个经销点,出口范围涉及26个国家(地区)。其中,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韩国以及香港和澳门等主要出口地同比增长109%。全年全省白酒出口额达到20亿元,其中茅台集团达14亿元,其他白酒企业累计达6亿元,成为贵州白酒市场新的增长点。
在白酒行业复苏的时代背景下,黔酒军团引领中国白酒触底反弹的大趋势,进入加速发展期。
长期研究贵州白酒和酱酒板块的资深观察家权图认为,从整体情况来看,贵州白酒产业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开始进入新一轮产业发展期。茅台通过调整继续巩固和提升了在白酒产业中的龙头地位;二线酱酒企业度过了最痛苦的时刻,进入市场恢复阶段;中小白酒企业经过几年的努力跑赢了时间,通过市场化竞争赢得了生机和未来发展的机会。
贵州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省白酒产业产量将达到80万千升,实现工业产值1200亿元。
互联网 新酒商
开辟行业“新大陆”
贵州既是酱香型白酒的“领头羊”,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引领者。2015年底,滴滴代驾与贵州白酒营销合作暨2015醉美遵义白酒神州行宣传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贵州白酒与滴滴代驾跨行业合作正式启动。
这次联手,被业界视为新兴O2O企业与传统酒业合作的典范。一方面,滴滴代驾是依托互联网的移动出行平台,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国酒茅台”引领的贵州白酒经过多年发展,代表传统酒业的强势力量。两者联袂,“理性饮酒,拒绝酒驾”和“健康饮酒、饮健康酒”的公益理念贯穿合作始终,其共同的目的在于提升人们的健康生活品质,通过“互联网 ”,让消费者既能充分品味佳酿,又能安全回家。这种全新的合作营销模式,创造了“互联网 ”企业与传统白酒产业互利共赢的合作新生态。
与此同时,我省白酒产业在融合电商平台、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茅台集团启动物联网云商战略,目标锁定3年后平台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2015年“双11”期间,以茅台、金沙、国台、董酒为代表的贵州白酒军团,在天猫商城销售额超过亿元,夺得天猫全网白酒品牌综合排名第1位。全年,贵州白酒电商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左右,增速达100%以上,部分品牌增速更是达到200%以上。
业内人士预计,2016年贵州白酒电商销售收入将达到30亿元,比2015年净增15亿元,在全国白酒电商销售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位。
搭建高端平台
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世界白酒看中国,中国白酒看贵州。为推动白酒企业进一步打市场、占市场、拓市场,由商务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国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酒类博览会。
自2014年起,“黔酒中国行”宣传推介活动连续不断掀起热潮,累计签约金额近400亿元。2015年,贵州和四川携手共创白酒产业区域品牌,全面开启区域合作新篇章。
贵州白酒持续刺激国人舌尖上的味蕾,不断影响着中国白酒产业品牌与渠道变革的新局面。近期,“多彩贵州风·黔酒中国行”宣传推介活动将走进甘肃兰州和陕西西安。
据了解,今年的活动将在总结提炼往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茶叶等内容进行宣传推介,打出一套主题鲜明、亮点突出的组合拳。
以互联网 新酒商为发力点,运用互联网新酒商,创新推广思路,推动全省白酒营销模式转变。活动期间将启动“黔酒全国营销联盟”五大联盟签约仪式。
以白酒为主体,结合旅游及茶叶内容,开展融合宣传推介。在白酒方面,除茅台之外,重点宣传习酒、国台酒、金沙酒、董酒、酒中酒、贵州醇、茅台王子酒、珍酒、钓鱼台酒、安酒、镇酒、贵州迎宾酒等贵州十大名酒及其提名奖品牌;同时,推介贵酒、夜郎古酒、黄果树酒、乡巴佬酒、贵福酒等新秀品牌。
在兰州和西安两场推介活动中,湄潭翠芽、都匀毛尖、绿宝石等贵州茶将跟随“黔酒大军”,进入“一带一路”战略要地的视野范围内,黔茶、黔酒将通过“一带一路”更好地飘香国内外。
据新华网有关报道称,国内白酒类上市公司相继公布2015年年报和2016年一季报,多数酒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行业进入复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