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福州糖酒会相比以往,比较冷清,这和三点有关:一是整体市场行情比较低迷;二是福州地缘位置也不是很好;三是主办方的策略。
糖酒会走到今天,早就面临着诸多的困局,如果想继续把这盘“大餐”做得更加香甜,从厨师到菜系、从配料到吃法,都应该调整了。
当然,每届糖酒会,总会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进口酒依然是主战场
国产酒表现依旧低迷,进口酒依然是核心。
而此次进口酒最大的亮点是国产巨头企业的助推。
张裕召开了大单品策略说明会。旗下五大核心进口品牌包括张裕收购的西班牙爱欧公爵酒庄、法国蜜合花酒庄,澳洲富邑集团纷赋酒庄鹰赋葡萄酒、意大利的多来利、智利的魔狮,组成了张裕的进口葡萄酒品牌“全明星阵容”。
中粮名庄荟的“全酒品,全明星,全渠道”发布会,就是从进口葡萄酒到进军进口烈酒、进口啤酒,布局酒类全酒品版图。全明星是指中粮名庄荟汇聚世界知名品牌;全渠道是通过五大商业模式构建最强进口酒营销推广体系,包含1000“E+名庄荟”连锁商业模式、优商工程商业模式、名品酒商商业模式、品牌合伙人商业模式和全网营销商业模式。
我们一直都在预判进口酒会迎来井喷。其实,如果小酒商做,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像国内巨头张裕、中粮等来全力推动。其他国内巨头企业大力做进口酒看来也是早晚的事。
这些重量级企业原本就有综合的资源整合实力,有强大的背书能力,他们不是推波助澜,而是掀起波澜。
对国外的酒企来说,他们也最愿意傍上中国葡萄酒的“大款”。进口酒的脚步,也会因为这些强势企业的推动而变得更加快速地进入中国。
消费升级催生变局
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和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中国已经迎来了消费升级。这是催生市场变局的源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三次消费升级,每一次都带动了全新产业的发展。消费升级带来的结果是:消费者越来越希望买到好东西,买到有特色的东西。
从这一轮消费升级来看,中国的消费者将不再一味地追求低价,追求身份认同,而是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品质生活成为必需品,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众多的发展新机遇。
消费升级引发了品牌升级,也带动了品类升级和渠道升级。能抓住消费升级并最终做好,从长期看核心原因是基于前端的品类理解,且要回归到对供应链的管理、对质量的控制。
此次糖酒会上,我们看到低价格并没有很多,市场并没有走向靠价格取胜的“烂战”,即便未来还会有,但至少此次会议上并不多。酒商的观望情绪比较明显,不是见到低价就上。
而更多的企业制定的价格是比较合理的价格。高端酒不多,中低端是主流,大家都在品价比上做文章。
有走向专业化的趋势
糖酒会历来比较乱,这是大家的共识。此次由于参展企业并不多,显得还没有那么乱。
此次糖酒会的论坛总体来讲依然没有太多亮点。主要有两类:一是企业的发布会论坛;二是专业化论坛。企业的发布会论坛无可厚非,怎么做都行。专业化的论坛,此次糖酒会比较少,而且很多论坛的形式还是老套路。
但同时,的确能够感受一些走向专业化的趋势。专业观众越来越多,凑数的越来越少。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安排去参加什么,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或者是被拉来凑数。
另外,从很多企业目前的做法来看,虽然没有太多新的东西,但这也正是市场处于新旧交织中的缘故。传统的方法依然有效,新的模式还没有成型,很多企业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或者正在尝试,所以显得比较低调。或者,与其说低调,也可能是迷茫。
从展会上看,比较务实,没有见到特别铺张的展位,尽显豪华的展示,这也是企业走向成熟、走向专业的过程。
酒商正在走向成熟
虽然没有详细的数据,也没有那么全面的观察,但整体感觉参会的酒商整体素质有了提高,显得比较成熟,不盲目,也比较务实低调。当然,这也和人少有关。
没有哪个企业招商非常好,这不是坏事,因为酒商对所选择的商品,不会因为政策好就立即下单,不会因为哪个企业是大企业,有实力,就盲目跟进。很多酒商是在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
无论对大企业还是大品牌,酒商心态都比较好。一方面可能大家依然比较迷茫,传统的渠道招商功能在下降,但新的方法还没有成型;一方面是大家开始更加理性了。
关于风向的思考
从企业的活动中窥得到的未必是未来的风向。甚至今年,很多企业都不知风是向哪个方向吹。
其实,糖酒会的风向不应该是会后的总结,风也不应该是在会上刮起。每次风的到来都是有前兆的。例如2015年的B2B崛起。其实,不是我们在会上看到了风,而是看到了逐风的企业。只不过很多企业是后知后觉。一旦觉了的时候,可能风头已经过去了。
张裕发布了大单品战略,难道就预示着葡萄酒大单品时代的到来了吗?民权参加了糖酒会,就预示着黄河故道产区开始崛起了吗?中粮名庄荟发布了全明星阵容,就意味着实体店明星产品是未来的竞争力了吗?易酒批又宣布融资了,就预示着B2B风景这边独好吗?蓬莱产区发布了10年战略规划,就预示着产区竞争走向了长期规划了吗?奔富酒园出来了,就预示着商标之战又开始了吗?
其实都不是。此次福州糖酒会,并没有明确的主题。
2016年博鳌论坛,主题是“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然后围绕主题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2016年夏季达沃斯年会主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然后围绕主题进行各项工作的推进。
《酒海导航》主办的“新模式、驱动力、新价值”论坛出发点非常好,甚至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探讨,如果嘉宾能够真正谈得深入,谈的内容和主题之间衔接很好的话,将会非常精彩。例如真正探讨有哪些新模式?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创造的新价值是什么?要怎样创造等等。略有遗憾的是很多嘉宾往往都是主题归主题,都在谈自己的话题。
中国网财经主办的“新生态、新未来”论坛,并发布了白皮书,虽然用数据进行了分析,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指出新生态是什么?新未来在哪里?即便这个问题很难谈,但恰恰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
其他的论坛不想说了,虽然也有很多大咖发表观点,有些人的观点也很值得深思,例如王朝成谈的“社群盘中盘”观点,虽然没有说太多,但我觉得还是值得大家深入去思考的。还有很多人谈了大单品,但从报道看还需要更深刻。
总体而言,话题还是有些“乱”,而媒体报道的专业度显然也需要提升。
一些杂想
其实,创造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于你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商业模式没有好坏和新旧之分,只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你的模式满足了何种需求?你的模式创造了什么价值?你的模式提高了多少效率? 不管你是线下零售还是线上电商;不管你是品牌运作还是贸易运作;不管你是B2B还是B2C,这三点才是根本!
商业模式背后的驱动力,不是因为新技术的来临,而是中国市场正在遭遇一场需求革命,核心都在指向一个关键词:消费升级。
所以,我们目前的市场正处于拐点期,挑战和机遇并存。也是后进者弯道超车的好时机。互联网已成为基础设施,必须融合,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回归到产品上,品质优秀、代表主流消费文化的品牌将会获得最大的空间。
品质优秀不仅是指产品质量好,颜值还要高。但个性化、定制化也开始上位,只不过目前不是主流。
面对消费群的时候,重点在于如何真正抓住消费者。而这,重点在于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交平台,增强消费互动,增进情感,体现圈层价值。
单纯的电商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O2O专卖形态也不知道说啥好,自媒体面临着如何打破僵局,等等。
从做大单品的角度看,中国葡萄酒历史上,张裕解百纳、华夏92、威龙橡木桶、长城星级系列这四款都属于大单品,但由于战略上、管理上、营销上的改变不够,能够承接上述大单品的换代产品,目前看,几乎都不存在。
但第二个产品才真正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没有上述这些改变,第二个产品就是第一个产品的跟风,更多的是在透支企业前期成功的经验。
产业互联网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我们的主办方或者组织者本身,可能还不清楚如何阐述这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确也不好谈。
大数据非常重要,但我们更多的是数据,离“大”还有一段距离。
我相信,明年的春糖会有更多的新思想、新模式出来。
但是,我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秋季糖酒会还要不要开?不开有问题吗?集中精力办好春糖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