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葡萄酒官方中文平台
L'unico portale cinese specializzato sul vino Italiano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中国酒业报道 >

中国酒业报道(Notizie del vino)

高端酒、中低端酒、健康白酒……从茅五两会看酒业2017的潜在影响

2017-01-05 14:26:01来源:糖酒快讯

       年年岁岁花相似。五粮液1218、茅台1220经销商大会,可谓是酒业两会,年年热闹非凡。

       岁岁年年境不同。2017年茅、五策略及动向,有哪些异同?对白酒行业,又有哪些启示或潜在影响?  
 
 
01茅五两会
 
       从今年的茅台、五粮液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传出不少积极又重要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在此,还是很有必再罗列一下。
 
一、贵州茅台2016年成绩单
 
1、业绩数据:
 
       茅台集团。营收502亿元、利润总额243亿元、上缴税金188亿元。
 
       股份公司。初步统计营收398.6亿元,同比增长19.16%,利润166.5亿元,同比增长7.40%
 
2、十个关键词
 
       卖方市场。新的卖方市场供需关系确立,将持续整个“十三五”,是茅台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今年工作的最大收获。
 
       量价齐升。自6月自然开启理性价格回归之路,9月份上扬至1000元企稳。销售收入在全球酒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营收陡增。茅台逆势企稳,提前一年实现500亿目标,2017年将做2018年的事。
 
       成功转型。公务消费由过去30%以上降至1%以内、量不降反升,占高端白酒份额50%以上。
 
       混改试点。2016启动了系列酒在区域上,与经销商组建厂商联营公司。这是国企的一小步,茅台的一大步。
  
       组织裂变。按六大系列酒产品系列,设立6大事业部,群狼战术,强化在中低端酒市场的推进速度、力度,以及野心。
 
       电商矩阵。茅台自营的19家电商矩阵平台,牛刀小试,初显威力。茅台的双十一、双十二的表现,应该可给品牌商一些关于电商的启示。
 
       市值管理。股价站上340元,市值破4200亿。茅台股价对茅台酒的人气有凝聚作用,并反过来凸现茅台酒之价值感。
 
       品牌塑造。“一带一路”茅台行全球品牌推介活动,响应国家号召(文化输出与资本出海同步),提振海外经销商信心。
 
       国际市场。全年海外出口酒同比增幅30%,覆盖了60个国家和地区。
 
二、五粮液2016年成绩单
1、业绩数据:
 
       集团层面。1217投资者沟通会上,(唐桥透露)五粮液集团今年突破700亿元。
 
       股份公司。1218经销商大会上,没吐露出具体数据。2015年度营收是216.69亿元、净利61.76亿元。结合朱忠玉沟通讲话及年度经营计划,推测2016年度营收240亿元、净利润90亿元左右,同比实现两位数10%的增长。
 
2、十大关键词
  
       定增成功。12月14日,证监会批准五粮液18.5亿元的定增混改方案,绑定员工、经销商切身利益。有理由期待五粮液在经营上有不一样的内在驱动力。
 
       两次提价。通过两次提高厂价,一年内将价格提升了一百多元,并保持上扬态势,新的价格体系在形成。659、679进货的已开始赚钱了。
 
       库存最低。五粮液库存达到了历史上最低水平,为下一步顺价奠定了基础,渠道信心得到极大的提升、恢复。
 
       营销中心。大会上明确“双百亿”目标,其中华东营销中心100亿区域目标,这或是对五粮液组织改革的三年来成绩的肯定与期许。
 
       组织变革。以五品部为首,增设三个系列酒公司、区域七大营销中心,构建“1+3+7”销售体系,向市场化、扁平化、精细化方向努力。
 
       品牌塑造。一方面是强化了“1+5+N”产品体系,淘汰30多个弱小品牌;另一方面加大开展“耀世之旅”、高端活动赞助、消费者品鉴会等品牌渗透活动。
 
       并购重启。年底传出并购山东古贝春消息,在河北、河南、山东三大白酒产销核心省份落子布局,逐步强化对区域市场的控制及渗透力。
 
       混改试点。在二级子公司中,适当引进资本、外部渠道商资源,进行混改试点。
 
       市值管理。定增混改,从机制、利益上,进一步的扫清内部关联交易问题的先天障碍。预计五粮液净利、市值会逐步同步的得到提升。
 
如果,给茅台、五粮液的2016分别用一个词语作评价的话,记者毫不吝啬给出的两个词,依次是:惊艳(茅台之于行业)、精彩(五粮液之于自身)。
 
02茅五异同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除了热热闹闹、业绩亮点外,从中究竟还有哪些门道?尤其是关于两家酒企2017年策略动向,又有哪些不同与相同,为什么。
 
一、茅五之相同
 
1、重视系列酒,是史无前例。表现在:
 
       会议形式上,五粮液高管大篇幅在介绍系列酒运营一年情况,茅台则更是单独为酱香系列酒召开经销商大会,料也是头一遭。
 
       费用投入上,五粮液年底奖励单独或特别照顾,茅台则是战略性亏损三年。
 
       组织保障上,五粮液3系列酒公司运作一年,茅台则新单设6大产品事业部。
 
       渠道模式上,五粮液在大商之外着手渠道扁平化,茅台则是加快推进厂商合营试点。
 
       目标追求上,五粮液追求副品牌百亿,茅台2017年目标翻近一倍43亿。
 
2、混改谋转型,一波波推进。表现在:
 
       转型目标。市场化、专业化、效率化、扁平化、终端化、精细化、服务化。
 
       体制改革。五粮液定增成功及推进二子公司股权改革;茅台则在推进区域厂商联营公司,在混改上,两家公司可谓不遗余力。
 
       机制转变。茅台股权激励或年内落实,系列酒团队大量外聘。五粮液在系列酒运营一年基础上再继续探索新的机制。
 
       服务意识。五粮液新建中心仓储、优化配送发货,茅台强调节前发货必须到位,哪怕是飞机空运。茅、五服务意识的提升,从物流配送环节上的改变,可窥见一斑,这在三年前肯定不是这样的。
 
       营销模式。据记者观察,茅五营销模式在进化,采取的营销模式是复合式的、有分有合,即:高端酒-大商人脉化(资本商)、中低端酒-深度分销化(服务商)、电商-直营数据化(数据商)。
 
3、构建新渠道,不停在探索。表现在:
 
       传统渠道。五粮液在普五上强化大商地位(前五名经销商贡献近20%),茅台则飞天茅台继续剥藩(超50吨经销商达32家以上)。在系列酒运作上,两家均在推进层级扁平化、大户分散化、业务终端化。
 
       新兴渠道。对于电商,两家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或重视,在推进与尝试上,茅台无疑走在白酒行业的前列,自建茅台云商城、泛化布局电商平18家、与阿里牵手、双十一双十二优异表现。在这方面,洋河可能与茅台策略接近。
  
       五粮液则相对慢一些,定增完成后计划大力推进O2O试点,强调的是内部、渠道上下环节的融合。泸州老窖请IBM、埃森哲做业务流程再造、供应链诊断,料与五粮液有同样的思考。
 
       国际市场。尽管较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国际市场可以说都是不值一提。在过去的一年中,茅台、五粮液均通过品牌活动(一带一路行、耀世之旅)加快走向海外的步伐。两者相比,茅台更积极,提出海外10%的销售目标。
 
       国际化,配合大国崛起进程中的文化输出,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遗憾的是似乎还找不到好的办法。海外并购,学习帝亚吉欧并购酒类品牌或销售渠道,是茅五当前国际化最应该考虑的手段之一,国资背景或是障碍。
 
4、重视消费者,提升服务力。表现在:
 
       消费品鉴。做酒销售的都知道,在2013年前,茅台、五粮液开消费者品鉴会基本上都是破天荒的。现在做产品订制、开文化体验馆、组织客户旅游,也不亦乐乎。
 
       粉丝节日。茅台提出将每年农历9月9日打造为“茅粉节”。五粮液则计划在成都营销总部专门增配一支消费者服务专业团队。
 
       质量优先。茅台酒坚守5年成品周期、五粮液只用10%的优质基酒、泸州老窖定增30亿再改造。一线名酒,对产品品质的持续坚守与投入,这都是值得肯定的。
 
二、茅五之不同
 
1、量价取舍,似有不同,茅台手握先机。
 
       在价格上。茅台领导再三强调2017年坚决不跟风提价,并增加3000吨茅台酒投放量,来平抑价格不断上涨的预期。五粮液,则透露739元可能才是近期合理的价格目标,为此,2017年将不惜实施普五减量来作保障。
 
       在销量上。关于普五减量、茅台酒增量,不仔细分析,极易会造成误解。在记者看来,这只是两酒企为各自目标在“取势”。茅台,增量部分转到年份酒、定制酒上去。五粮液的减量,可理解为会在不同的经销商或渠道间调剂。无论增或减,最终都有量的追求。
 
2、开放程度,区别较大,茅台透明度高。
 
       运作自信度。梳理近一年茅、五系列营销动作,显然,茅台表现得更加自信。如:走出去(国际市场拓展、海外销售增幅30%)、走下去(采用群狼战术、学市场精耕)、走进去(走进洋河、古井贡、宋河等交流)。五粮液,则时刻需警惕洋河的在行业排名上的超越,在普五顺价前也要时刻安抚渠道。
 
       经营透明度。稍出意料的是,茅台在1220经销商大会及随后公告快速发布其2016年度的经营数据、经营策略,很详尽。但五粮液并没有透露、发布,可能要考虑到竞争保密需要。
 
       此外,五粮液集团与股份公司间关联交易一直为资本市场所诟病,唐桥承诺逐步解决关联交易问题。而茅台业务其实是简单的,茅台酒占整体营收的95%以上、茅台酒销量上限5年前就定了,现在又回到卖方轨道。
 
3、混改进程,程度不同,五粮液先行一步。
 
       2017年,国企混改是重头戏。在白酒混改上,对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3家骨干白酒企业,混改难度是非常大的。主要原因:
 
       企业太赚钱。茅五都是所在地方政府最大的税源、支柱,赚钱能力太强,国有大股东是完全没有混改动力。
 
       企业规模大。茅五混改太引人关注,无论是企业领导人,还是当值的政府领导,都明白混改带的于公于私的好处,但也担心牵扯面广、利益大,因混改将来可能惹上麻烦(如:剑南春)。洋河混改的成功,源于当时濒临破产及主政领导有魄力。
 
       市值正太高。不像河北老白干,市值小,混改成本低。尤其是茅台现市值创新高、都过4000亿、进入上A股TOP10。对外来资本进入的混改成本,门槛可能太高。
  
       尽管,茅台、五粮液都在大力推进系列酒上的混改,据记者观察,在系列酒的混改上,基本不涉及高管团队、不涉及核心产品、不涉及股份公司层面,前景不太看好。
 
       在混改进程上,五粮液领先于茅台一步。
 
       12月14日,五粮液混改定增方案获正式批准,资本市场给予一致看好,绑定高管、骨干员工以经销商利益,看高未来三年五粮液在净利、股价、市值上的上涨空间。记者认为这是五粮液2016年度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你认为呢。
 
       对于茅台高管来讲,发财也还有两次机会。
 
       茅台股权激励。按年报披露信息,2017年底,贵州茅台会出台高管股权激励方案。不过,当前过高的股价、过猛的势头,这无疑又加大了将来可能的行权难度。
 
       习酒的IPO。在2016年度习酒经销商大会上,茅台领导李保芳特别强调要“引进战投、推进混改,尽快IPO ”。 茅台,会否成为国内同时拥有两家白酒上市公司的酒企,值得期待。
 
03茅五对2017酒业的潜在影响
 
       茅五作为行业龙头,其一举一动,都将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2017年,会对行业产生怎样影响?
 
一、对高端酒的影响,量价看茅五
       经过本轮行业洗礼后,高端酒只有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三个玩家。当然,不排除有新的对手再度加入这一阵营的争夺,如:
 
       郎酒,以“酱香第二 ”来切割酱酒市场,主力产品是红花郎15年。
 
       洋河,以“新国酒、新时尚”对立定位,将梦之蓝打造为新一代消费者心中的国酒。
 
       在价方面。记者认为当前高端酒的定价权,非茅五莫属,且茅台占有先机。每一个品牌,都需在茅台酒价格之下,结合自身品牌、实力,重新寻找一个兼顾“量价平衡”的位置。
 
       茅台,2017年决心稳价、增量、休养生息。某种程度上,有助于高端白酒在1200元价格以内培育的新生的“中产消费阶层”。
 
       五粮液,基于品牌地位、渠道顺价的双重考量,有进一步提价的动力。在茅台承诺今年不提价时,2017年,是五粮液的再次动价的机会窗口,否则,下次茅台提价时,两者差距会更大。完全不排除2017年有再来一次的可能性。
 
国窖1573,对标五粮液,价格上时刻跟进、确保第三且有量有价的地位。
 
在量方面。按茅五泸年会及投资者沟通会数据,大致推算2017年度高端酒容量在4.5-5万吨,同比2016年度预期增长10-15%。洋河、郎酒的预期加入,短期内对高端酒扩容帮助不大,但有助于烘托消费氛围。
 
        记者特别提醒注意的是,2017年度高端白酒的量、价,可能将受制于政治周期变化带来的影响。1月份,川普正式上台,可能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十九大召开前,需要社会各方面、各领域保持绝对“稳”。
 
二、对中低端的影响,茅五在碾压
 
       首先,茅五近两年为何都特别重视系列酒?我想不外乎下述原因,即:
  
       两条腿走路。本轮行业调整,高端酒首当其冲遭受打击。对以高端酒为主的茅台、五粮液来讲,这个记忆肯定刻骨铭心。2014年推出了“133战略”,全价格带,全系列,名酒+民酒,两条腿走路。
 
       系列酒量大。中低端酒,是酿酒工艺、产品分类、质量分级后,必然产生的。关键是产量巨大,占用太多资源,必须通过市场来消化。
 
       千亿目标。中低端酒市场足够大,覆盖区域足够广、影响人群足够多,对急于实现“千亿工程”的茅五来讲,低端酒市场也是势在必得。
 
       促进转型。借助系列酒,通过混改,以更市场化、更灵活的参与竞争,从而促进企业内部转型升级。
 
       搭销不灵。早些年,茅台、五粮液销售系列酒,采取的是搭销模式,即经销商要畅销的高端酒,必须相应搭配一定量的系列酒 。厂家不做市场,经销商不想卖,迫于压力不得不拿货,系列酒一般都在亏本卖。此路走不通。
 
       其次,茅五重视系列酒,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加剧市场竞争。茅台系列酒对应价格带,是50元-400元,尤其80-200元价格带,基本都是二、三线酒企的生命线,且都以区域性市场为根据地,表现优异者则成为省内王,如:古井贡、白云边。
 
       中低端酒(地产酒)竞争模式,主要靠渠道、团队、产品。事实上,这并不是茅五习惯的模式,但也不得不学习中低端酒、地产酒的更灵活的营销战术。如:狼群战术(郎酒)、品牌专营公司(泸州老窖)、品鉴服务(洋河)、海量人员(徽酒)
 
       激烈竞争的,将围绕区域市场争夺而展开的。客观分析,短期内,茅五系列酒,暂都不具备迅速占据某一个省份中低端酒的能力。毕竟,业务团队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地产酒品牌,也在当地构建起一定市场壁垒。
 
       但是,通过茅五品牌的综合号召力,有渠道网络、运营实力的经销商的加盟,短期内,仍然有希望在某些区域市场取得成功。
 
       提升行业集中度。茅五对系列酒的重视,持续深入、投入,不管是否能取得系列酒品牌上的成功,但一定会带来竞争门槛的进一步的上升。此外,泸州老窖、洋河两家均在中低端酒市场有多年的运作积累。
 
       可以预见,茅、五、泸洋在低端酒上的“共同联手”,在未来三年内,中低端酒市场必然会加快洗牌,行业集中度会加快提升。
 
       培育酱酒口感。茅台对系列酒的重视,或极大鼓励、带动茅台镇中小酒企的拓展市场信心。预料可进一步的扩大酱酒的消费人群,培育酱酒口感,但速度不会很快。
 
       拉低净利润率。伴随中低端酒份额的上升,系列酒摊销的费用必然上升,这将拉低整体毛利率,影响上市公司净利润。
 
04酒业2017之观察
 
       高端酒量价齐飞、茅台创新高,年底酒企不时传出好消息,春天来了。
 
第一、恰逢政治大年,或滞缓高端酒扩容步伐
  
       2017年,时逢政治大年,特郎普就职美国总统、英国脱欧动荡、德国总理大选、欧洲民粹泛滥、中央十九大即将召开。总之,2017年,不确定性将更多。
 
       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明确2017年基调是“ 稳中求进 ”,对GDP增速容忍度或低至6%,工作重心由保增长转向于促改革、调结构。十九大前,务必保持全社会各方面的稳定,是大局。
  
       外围政经不确定性增多、内部十九大召开前的需要,这或是滞缓高端白酒2017年继续扩容、涨价的重大因素。针对2017年高端酒,两个猜测:
 
       1、高端酒,或难以延续2016年表现。 
 
       2、茅台不涨价,但五粮液或至少有一次微幅调价。
 
       短暂的压制,意味着一个报复性的高点,在未来可能会再度剧烈的出现。
 
第二、2017年,或是中高端酒之年
 
       高端酒,因涨价过快、渠道提前备款备货(透支未来)、量价已接近某种平衡、政经舆论约束,预计高峰在2017年Q1,之后回落。直至2017年底,十九大结束、川普折腾一年,警报逐渐解除,高端酒行情或再度拉升,茅台5000亿市值或出现。
  
       次高端酒,此处指的200-400元区间,在高端酒强势反弹的刺激下,价格空间已打开,信心得到修复的酒企、渠道商,会逐渐加大中高端酒的投入、进攻。包括,次高端酒品牌可能会接力涨价。
 
       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洋河在2017年相关产品价格及营销策略动向,值得关注。
 
第三、健康白酒,或引领2017酒业产品创新
 
       据记者观察,消费升级反映到酒饮上有三个不同层面的需求形式,即:
 
       追求享受。需要逐步增加艺术感、个性化、价值内涵,适用于高端酒。
 
       高端酒,市场格局已定(茅五泸,2+1),在创新上,难以有大的创新机会,基因与文化可以传承,难以覆盖。
 
       高性价比。需要在价格不变情况下,增加更多品质保障,所谓真正的“民酒”,价格不高但品质很好。适用于中低端酒。
 
        低端酒,最需要的是去产能,有待于多方共同努力,即:国家法规上约束(打假、打侵权)、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公平的税收政策)、名酒厂自律(减少贴牌、杜绝授牌),让低质、低效的产能快速出清。
  
       追求健康。能否从注重浮夸的形式创新,如:“容量创新(大小、规格)、色彩创新(五颜六色)、包装创新(奇形怪状、材质 ”),转到追求更健康的产品品质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创新上去。适用于有规模、有利润的中高端酒。
 
        在AR、物联网新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前,预计未来两三年,引领行业创新的将是围绕“ 健康 ”主题,以产品创新为主,锁定100元以上中端酒市场。
 
        毛铺苦荞酒的出现,只是一个小开端。一如当初洋河的绵柔概念、劲酒的保健概念,若产品创新,最终能就一个品类,那领头羊肯定会是新一代王者。
 
第四、河南、湖北,或是2017年区域竞争热点
  
       人口因素:中部地区,以两湖、河南、江西为主,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市场容量大。
  
        消费洼地:中部地区消费升级一直不明显,落后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消费升级的洼地。
 
       政策支持:新近国务院《关于中部崛起规划》的批复,叠加长江经济带,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十三五政策支持。
 
        逐鹿中原:五粮液收购五谷春、古井贡并购黄鹤楼、茅台系列酒将河南列为重点、湖北毛铺苦荞的异军突起,都在搅动中部地区酒业市场局势。
 
        并购空间:河南、湖北,均为白酒产、销大省,却没有一家白酒类上市公司,这里依然存在IPO、并购的想像空间。
   
        可以预料,2017年,地处中部地带的河南、湖北,将肯定是白酒行业竞争的焦点地区。记者大胆预言十三五期间,白酒企业,得中部者得天下。
 
第五、酒业转型,2017年或是服务营销元年
 
       从记者过往15年的从业经验看,中国酒业营销史就是一部“ 渠道演变(进化)史 ”,前30年酒业营销的关键点,归根到底就是渠道、渠道、渠道。
 
1、具体来讲,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在演进。
 
       渠道环节:经销渠道的扁平化,层级减少。如:全国总经销制-省级经销制-地级经销制-县级经销制-镇级经销制-专卖店。
 
       渠道类型:类型不断的变换,每次新业态都能引领风骚三五年。如:供销社-大流通-卖场商超-餐饮酒店(买断)-团购(公关)-电商(B2C)。
 
       如果说,前30年酒业营销重点在渠道,酒业竞争主要是渠道模式及效率的竞争。那么,到了今天,伴随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产能过剩(制造力)、移动互联时代(去中心、透明化)等,倒逼酒业营销由渠道为中心逐步回归到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
 
2、当前,推动酒业复苏的力量,是消费升级。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即是以服务、体验为主消费主权时代。基于此点分析,推测酒业未来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形:
 
        多层分销,走向终结。未来商业,或只有一级,原来传统经销商承担的物流、仓储、结算功能,被更专业的快递、物流中心、支付宝取代,而留给渠道商的只有“ 服务”这一环节。
 
       线上是B2C,线下是零售店。强大如茅台者,可能会有线上自己的官网B2C、线下自己的专卖店,而以传统商超、餐饮为辅,并依靠信息手段形成一个闭环。一般性品牌厂商,B2C架接在天猫、京东大的综合平台上,线下则继续是餐饮、超市传统零售店。传统零售商、消费者,都直接向品牌厂商直接发订单。
 
         经销商资源店面化,“ 超级店、服务店”或出现,类似今天的联通、移动网点。以销售、售后、体验、服务为一体的“超级专卖店”或出现,主要承担消费服务、体验、售后职责。渠道商、经销商的资源与实力,将演变成一个个超级店的展现,是厂家品牌面向消费者一种“零售式的外在延伸”。
 
        这意味着经销商必须要学会站队,不要成为品牌下游的一个环节,而是成为品牌内部体系的外在延伸,与谁真正融合在一起,拥有多少超级店,成为谁的超级店。强势的品牌只会要求经销商唯一、专一,完全不排除某一天茅台、洋河要求经销商,必须开一家或若干专属超级店,茅台酒配额完全以经销商的超级店数量来分配,从而全国快速形成2000-5000家服务店规模。
 
3、关于酒业B2C、B2B、O2O的理解是这样的,请见:
 
        酒业B2C垂直平台,或正在没落。原因在于:天猫、京东综合电商平台正接管了这一业务。品牌制造商已觉醒,并熟悉了电商平台的规则,自己干B2C。
 
        酒业B2B,对于酒业就是条“鲶鱼”,有阶段性的历史作用。主要价值在于刺激和推动传统经销商、渠道商转型升级。你不提高效率,我就以高效率打败你;你规模太小,快来和我合作,不然我也打你。
 
        酒业O2O,并不属于谁的。这是一种未来的运营模式,酒企要借O2O理念与模式来打通企业上下内外、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个体系,并数据化、智能化,从而更快、更低成本、更高效益。
 
4、记者一直坚持茅台最有价值的是两个东西:一是茅台酒(及稀缺性),二是遍布全国的专卖店体系,只是不知专卖店真实数量及直营店到底有多少。
 
       若将茅台专卖店的连锁化、数据化、资产化,这将非常有战略意义。简单的说吧,那样子就差不多是马云所说的“新零售”了。
 
第六、白酒产能,2017年或首现负增长
 
        继啤酒行业,2014年度首现负增长。方便面、矿泉水、可乐等也都步入负增长。奇怪的是白酒,即使在2013、2014、2015年最困难的几年,产能也能连续保持个位数的正增长。
 
        去产能、去泡沫,似乎在白酒行业失灵了。这是为什么。据招商证券分析师杨勇胜分析,这或可能是数据重复或滞后统计的问题,真实产能早已不增长。
 
       白酒行业,产能出现负增长的时候,才是行业整体复苏的时候。
 
       与其说,预判2017年,白酒产能会首现负增长,不如说这更多是一种期待。
 
第七、IPO、并购重组,或在2017年更多起来。破产或退出的传闻,也不时传来。
 

相关热词搜索:酒业 白酒 中低端酒 高端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