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如何利用互联网,将成为人类所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其中2017年葡萄酒行业的产业模式发展将经历九大趋势:大单品”时代的到来,“经销商”不会消失,电商+连锁”风生水起,“智能化”的葡萄酒教育或将出现,“IP合伙人”意识崛起,与用户互动的新渠道会崛起,本地化服务体验成就“场景营销”,国内酒庄会更“接地气儿”,资本助力“生态消费”。
时光荏苒。2016年,葡萄酒行业调整不断深化,整个行业在产能、库存、产品结构等方面的泡沫正在逐渐消退,产品的品牌优势逐渐凸显。2017年,我们面临的不是要不要互联网的问题,而是如何应用互联网的问题。回顾2016全年,不难看出中国葡萄酒产业模式发展将经历这九大趋势。
趋势一:“大单品”时代正在到来
这是一个盛产大单品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聚焦的时代。近两年,各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其目标,则皆是要打造成“明星大单品”,旨在通过某一突出的品牌系列产品引领整体销售,塑造单品牌超过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的超级跑量产品。如今,葡萄酒企业已经从传统的渠道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上中下游的资源整合能力非常关键,也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从本质上说,大单品是非做不可。
趋势二:“经销商”不会消失
经销商这个行当不会消失,但现在的很多经销商会消失,因为市场变了,很多现在的经销商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发展了。你必须拿服务来和用户做价值交换,所以,你必须要明白你在创造什么价值。
趋势三:“电商+连锁”风生水起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连锁店的销售占比能达到60%,而中国目前还不到10%。因此,从宏观趋势来看,电商以及线下连锁的发展是必然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电商渠道建设是酒水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众多资源布局电商与线下大连锁渠道其实是一个提前占位的过程。单纯的电商渠道的发展其实正处在一个“瓶颈”阶段,即以往单纯靠流量、资金投入、透支大品牌的模式已经难以奏效,因此必须要做出调整,找到更好的发展模式,而诸多连锁企业也在不断试错中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基于双方同谋突破的需求,电商渠道与大连锁渠道在2016年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与整合。
趋势四:“智能化”的葡萄酒教育或将出现
葡萄酒的教育将出现依托于互联网和智能化的新形态。将出现大型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以兴趣导向,简单注册,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课程免费居多,部分收费。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主题连接起来。所以,有一天,同时在线听你课的人有10万人,你一点都不要惊讶。
趋势五:“IP合伙人”意识崛起
IP合伙人是一种生态战略,是将之前行业内流行的“合伙人制”,进一步强化的成果。在过去,IP进入市场后,是种单线、多向的开发,忽略了核心粉丝对IP的统一性要求。再加上在娱乐多元化的当下市场,单一的产品都难以形成稳定的流量。
区别于之前粗放的“一锤子”买卖模式,“IP合伙人制”的具体流程是,平台生成潜力IP后,积极寻找产品代理、推广等相关方面的企业合伙人,同时规划未来衍生作品及运营,收益由所有合伙的投资人及团队共享。将服务延伸到整个产业链条,实现围绕IP的垂直整合,并带有强烈的平台化意愿,这不仅能为整个酒水行业带来质的飞跃,也为经销商生存空间的扩大提供了未来的解决方案。
趋势六:与用户互动的新渠道会崛起
很多城市会兴起品酒室的销售新渠道,会成为同城酒商和消费者交流、互动的场所,但不是传统的专卖店,也不是传统理解的俱乐部,而是内容制造者。你要切割不同人群的需求,当然内容肯定不仅仅是酒,酒是载体。
趋势七:本地化服务体验成就“场景营销”
超级平台之后,PC时代之前,万物互联崛起之时,到底什么是新的入口?是微信公众号还是H5?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逻辑与以人为中心的连接逻辑到底有什么本质不同?产业3.0时代下,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如何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从连锁店到体验店,酒类企业也在逐渐接受这一变化,并逐渐尝试融入其中。因为大家都明白,消费者需要更多场景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无论是产品、实物、信息,抑或是视频,打动人心的场景、特色便捷的本地化服务成了商业的胜负手。
趋势八:国内酒庄会更“接地气儿”
酒庄未来不会高高在上,更不能自我陶醉,会走下神坛,也要走下神坛。未来一定会诞生“快餐化”酒庄酒,酒质很好,但价格很合理,不贵,我们叫做“优质流行酒庄酒”。
趋势九:资本助力“生态消费”
葡萄酒的生态消费是一种理性的回归。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葡萄酒是有生命的物质,本身也是一个生态。
从本质上说,生态消费在一定意义上也叫适度消费或者合理消费,而不是卖点消费。当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了保护环境或保护这种物质的功能时,这种消费才是一种生态消费。真正的生态消费就是最合理的消费。纵观整个葡萄酒市场,消费者和企业的生态意识正在觉醒,葡萄酒市场正在进入生态消费的潜伏期。
如同历史中的朝代更迭,当产业的时代变革浪潮来临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唯有适应。2017年,倘若能够更早地预判出新一轮的变革方向,那么便有望把握住关键要素,从而发现新的机会,更好地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