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进口葡萄酒的第三名”——这是笔者在江苏遇到的一位从事葡萄酒经营超过十年的全国运营经销商,告诉笔者的一句话。简单却那样有真实感。
作为一名葡萄酒商业研究的行业市场研究员,笔者一直尝试从“进口葡萄酒价值链”各环节:上游生产商和出口商——进口商——经销商——终端商——最终消费者,多纬度和立体地观察、研究中国葡萄酒市场属性,找出规律。
在“进口葡萄酒价值链”环节的最终端——终端消费者,中国各区域大众消费者能叫出的国产酒品牌名称,不过只有张裕和长城,中国各区域大众消费者能叫出的进口葡萄酒品牌,不过只有拉菲、奔富和CASTEL(在品牌中文名改名后,其认知度受到一定影响)。
当然,笔者在这并不是否认在局部区域形成一定认知的品牌存在。中国几千年的白酒文化源远流长,区域甚至城市级白酒品牌,对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品牌沉淀甚至都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直至中年达到主力消费阶段,这一品牌沉淀过程甚至可以达到三四十年或更长。
相对进口葡萄酒在中国较大发展的过去十多年,影响和改变消费者潜意识认知品牌的时间与白酒和国产葡萄酒长城和张裕时间来比相对短很多。而且,进口葡萄酒的消费市场在中国,但是进口葡萄酒海外生产商原有品牌所有权不在中国,这仿佛是一对总是难以解决的矛盾体。
以全球葡萄酒行业单一品牌销量明星“黄尾袋鼠”为例,其总公司“卡赛拉”有着严格的市场营销费用投入比例预算,最终在单一市场投入营销费用一定是跟其全年总销售额严格关联。
没有销售额,就不会有市场投入,要想市场投入更大,必需要进口商进更多的货。原品牌酒进口商,前期要承担着品牌酒库存资金沉淀、市场推广物料成本、运营成本等,但是受于品牌所有权并不归属进口和运营方,进口商往往很难做出实质性品牌推广投入。
正是中国市场的这种特殊性,造成无论是外海生产方还是国内进口和运营方,都不会尽全力进行市场营销投入和推广。在中国市场涌现着一大批在海外有一定认知度,但在中国只被行业专家所认知却完全不被终端消费者认知的“所谓国际”品牌。因为,如果完全不被中国终端消费者认知,在中国市场怎样还能称之为品牌呢?
这也可以从一个角度解释,对于传统酒类流通商而言,每年都参加春糖,每年都逛进口酒酒店展和主展葡萄酒和烈酒館,但是还是一个字“乱”!
乱就乱在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品牌”,但真是任凭一幅火眼金睛还是看不出各是哪路的神仙。经营酒类行业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的酒类流通商,况且辨别不清“品牌”是谁,更不用说业外的终端消费者了。
时至今日,白酒市场除“茅五洋剑”子品牌在全国范围推广有一定张力,其它八大名酒子品牌和区域强势品牌已很难迈出根据地,在外分一杯羹。
但是,反观中国葡萄酒市场,正是中国终端消费者对进口酒的这种无品牌认知现状,让一些敏锐洞察消费市场变化、务实接地气、适时推出大单品策略的新锐进口商,把握住了市场机会。找寻他们的产品目录,没有高大上涵盖老世界和新世界十几个主产国、分到各个次产区的精品酒单,没有在海外耀眼却在中国市场无声的“所谓”大品牌,有的是迎合中国大众消费者生活方式、饮用习惯、审美观点和评价标准的“草根”大单品,当然还有务实的团队建设、管理和执行力,结果“中国市场的草根”在中国市场的舞台完败“国际市场的明星”。
谁让大家在中国开始时都是第三名,谁更务实接地气、谁更迎合中国大众消费者(而不是将西方文化作为定势一定让中国大众消费者接受)、谁更了解中国市场,谁就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