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上海国际酒类现代商贸服务功能区、WBO葡萄酒商业观察、微酒、上海葡萄酒研究院主办,上海班提酒业、上海卡斯特酒业独家赞助的“博弈•融合20年——第一届进口葡萄酒中国峰会”在上海正式开幕。
尽管上海从昨日进入了“烧烤模式”,中午温度达到38摄氏度,但却完全阻挡不了参会者的热情,经济学家、行业大咖、白酒和葡萄酒经销商云集,酒商人数多达600人。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宋书玉、虹口区政协主席管维镛、班提酒业&卡斯特酒业董事长李道之、ASC精品酒业副总裁王俊、著名经济学家祝宝良、苏酒集团(洋河股份)葡萄酒事业部江家明、北京盛初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朝成、WBO葡萄酒商业观察总编辑杨征建、南京祥虎国际总经理张小祥等诸多业内实干家也参与其中。
此外,此次论坛还吸引了1976年法国品酒师冠军,1983年世界品酒师冠军,被行业内公认为世界顶尖品酒师杰出代表之一的让•路克(Jean-Luc Pouteau)先生,以及世界级葡萄酒大师,亚洲首位葡萄酒大师,《东膳西酿》作者李志延女士专程来到上海。
祝宝良:中国经济下行尚未到底
进口葡萄酒行业涉及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因此,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无疑可以为每一名酒商带来巨大参考价值。在此次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祝宝良先生就从宏观经济的方向分析了国内经济形势的种种困境。但他同时认为,中国经济的大方向依旧是乐观的。
祝宝良认为,从多个数据看,中国今年的经济形势还不错:GDP数据增长高于不少国家;2015年1-6月城镇就业增长717万人;201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工业品价格下降3.9%。
但祝宝良同时指出:中国目前仍面临产能过剩问题没有解决。僵尸企业没有淘汰,国企改革停滞。此外,2016年1-6月中国民间投资增长2.8%,低于去年同期8.6个百分点,但民间海外投资大增。
“中国经济下行尚未到底,今年3、4季度,明年还会往下降。因为产能过剩的行业的改革还没进行。什么时候除掉多余产能,什么时候经济就到底了。”他说,“但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无大问题。因为中国城镇化还没完成,且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开始个性化消费。”
李道之:让消费者愉悦简单地喝到高品质葡萄酒
“从1996年至今,在中国做了20年的葡萄酒公司还依旧存在的,不超过3家。这让我想起我们收购的法国卓立酒庄建于17世纪初,但我发现当地没有一个人以此作为筹码宣传,因为400多年比比皆是。我们20年能拿出来宣传,也是一种悲哀。”李道之一上台,其儒雅人文的风格则显露无疑。
“进口葡萄酒是个朝阳行业,未来十年应该会以每年25%的增长。我认为将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要用耐心来做。”李道之说道。
卡斯特的“白酒模式”
那么卡斯特究竟是如何卖酒的?对此,上海卡斯特酒业,品酒大师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夏寅介绍到:卡斯特主要以高端白酒的模式运作葡萄酒。
“以品酒大师打比方,该系列产品以分数命名,分数越高,品质越好,设计十分简单易懂。” 杨夏寅介绍到,“但我们在跑市场时,很多人都说200元的葡萄酒卖不动。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他们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品牌,白酒是有标杆的,他们也舍得掏钱去买贵酒。但谈到葡萄酒时,由于葡萄酒鲜有人尽皆知的品牌,消费者就按照便宜价格来买,成为白酒的配角。因此,我们就开始按照白酒的模式做,设立了葡萄酒标杆。”
如何设立标杆?杨夏寅拿他们打造板块市场的做法总结出了四点:挺价、品鉴及服务、终端生动化、品牌造势。
中国人均饮用量仍不高,潜力巨大
ASC副总裁王俊指出:中国目前的葡萄酒人均饮用量还很低。以数据说明,2015年中国的人均饮用量为1.2升,日本为2.7升,法国则高达42.5升。换个角度看,中国仍大有前途。假如我们未来能够达到日本的水平,消费量都不可想象。
具体到产酒国的商业潜力,王俊指出:我们认为在未来5年之内,法国葡萄酒会继续存在非常大的潜力,特别是品牌化产品。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在过去好几年,在中国的销量增速都在35%以上。澳洲葡萄酒的风格给人感觉很亲切,具有潜力。智利酒由于物有所值,在未来五年智利酒也拥有一定机会。而意大利酒则是一匹黑马,去年它在中国的进口量又进入了前五名,而且意大利的名庄酒非常有潜力,相当值得关注。
葡萄酒未来增长将最快,高性价比产品唱主流
洋河的江家明则在演讲中指出:葡萄酒将成为酒精类饮料中复合增长最快的品类。
“白酒处于弱增长状态由扩容式增长变为挤压式增长,行业格局也已形成。啤酒,低档产品后开始萎缩。而洋酒不可能成为消费主流。预调酒昙花一现。”江家明解释道,“葡萄酒行业则进入扩容式增长时代,蛋糕越来越大,今天在座同行都不全是竞争关系,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原因有两点:葡萄酒符合健康理念,年轻人认为是时尚和品味的代名词。”
江家明预测:葡萄酒将成为中国第三个上千亿规模的品类,而且就在3年之内。其次,性价比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但这不是指低价产品,而是价格和品质匹配度较高的产品。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
中国葡萄酒业将是品牌+贸易模式
王朝成则预测:未来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发展,将是品牌化与贸易化并行。
他指出:许多人都说中国葡萄酒未来应该实现品牌化,仅作贸易没前途。但事实上,品牌与贸易并不对立。中国现在销售比较突出的进口葡萄酒公司,不少都是拥有一个人们认可的品牌资源,但在挑选经销商时,仍然以贸易化的模式进行,譬如给经销商足够的利润空间,让经销商在考虑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时,坚定地选择前者。
此外,王朝成还指出:中国酒商销售进口葡萄酒。不能简单走纯西洋化或纯中国化的道路。许多中国人听了太多葡萄酒文化,但事实上这种文化与中国人的餐饮习惯根本不匹配,中国人喝葡萄酒,大多还是按照喝白酒的习惯喝。难以向西方那样单纯地讲求配餐。因此,中国酒商卖酒,一定要用西洋化的品牌故事,但用中国人可接受的营销方式来卖。
这番见解,也得到了现场诸多大商的支持,在对话环节,作为卡斯特大商的张小祥就曾指出:自己2008年刚开始做进口葡萄酒时,也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但后来他发现,销售葡萄酒的本质,仍要给予经销商足够的让利,细化服务才能实现好的回报。在张小祥看来,进口葡萄酒的销售因素很简单:只要能挣钱,不触犯法律;只要酒质没问题,只要消费者有需求,只要我以利他的方式去卖,就没有任何问题,切勿受到其他言论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