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价格参差不齐,有十几块的,也有十几万的,或许正因如此,人们总以为自己买的葡萄酒买贵了?毕竟明明有十几块的葡萄酒为什么你偏偏卖给我几百几千块?然而,十几块的葡萄酒的确存在,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的葡萄酒也不定就是买贵了,因为葡萄酒的价格是由这些因素来决定的。
1、生产成本
原料
十几块的葡萄酒:保守估计,一标准瓶葡萄酒大概需要 3 斤葡萄才能酿成。反观市场上,普通葡萄都要十几块一斤。可见,这类葡萄酒要么就是为了追求产量而降低品质,要么就是树龄非常短,要么就是水多酒少,要么根本就是三精一水勾兑而成的假酒,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种植成本一说了。
十几万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的原料可以说远不止 3 斤这么多,因为在采摘前后,工人会对葡萄进行精细的拣选,许多不符合要求的葡萄都会淘汰掉,因此酿造一瓶葡萄酒耗费的葡萄可能要达到几十上百斤。而特殊的工艺也会耗费更多的成本,以贵腐葡萄酒典型代表滴金酒庄(Chateau d'Yquem)为例,该酒庄就曾骄傲地宣称每株葡萄树只能酿出一杯酒。此外顶级昂贵葡萄酒的酿酒葡萄还有一个共性就是葡萄酒树龄高,因而酿出来的葡萄酒层次复杂,品质优秀且稳定。而且,这类葡萄酒的原料都是精心栽培的,耗费在种植上的成本也比较高,目的就是为了酿造出最优质的葡萄酒。当然,有时候品种类型、葡萄产量和土地成本甚至一些不可抗天气因素都会增加每串葡萄所分担的固定成本,最终出产的葡萄酒自然昂贵。
酿造
十几块的葡萄酒:这种葡萄酒一定是大规模批量生产,没有什么酿造工艺可谈。在生产过程中既不注重品种或产区特性的保持,也不会采用昂贵的酿酒设备,当然更不会使用橡木桶陈年,毕竟漫长的熟成时间会增加生产成本。
十几万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往往是某个品种或者产区最极致的表现,酿酒师采用的酿酒工艺也非常成熟先进,当然酒庄也会不惜一切代价买到最先进的酿酒设备,这是极大一笔开销。购买橡木桶成本(优质橡木桶往往价格不菲,而且每年都是采用新桶)、熟成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和仓储成本都会相应地平摊到每瓶葡萄酒身上。
包装
十几块的葡萄酒:酒瓶、瓶塞、瓶封、酒标、外包装都是必须要花钱的地方,不过不同的瓶塞价格差异悬殊,因此这类葡萄酒极有可能选择最便宜的一类酒塞。而在酒瓶和酒标设计上没有任何特色,甚至粗制滥造。
十几万的葡萄酒:昂贵的葡萄酒往往会从里到外精心设计包装,酒塞品质肯定也相当高,有的酒庄还会专门请国际知名艺术家进行酒标图案设计,光酒瓶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更有甚者还会花大手笔设置防伪标识,而这些都会相应增加其包装成本。
人力
十几块的葡萄酒:葡萄园采用粗放式管理,极少动用人工,在 过程中,也不会面面俱到;采收时这类葡萄酒大多没有经过精细的筛选;置于酿酒师方面,也可能缺乏资深顾问或者其他技术人员的支持。
十几万的葡萄酒:在一年的 12 个月中,酒农需要时刻关注葡萄园动态,通过疏花疏果等措施达到想要的品质。在采摘前,他们更需要多次横穿整个葡萄园判断其最佳采收期。而在采收过程中,繁琐的拣选工作更是耗费人力。如果葡萄园位于陡峭的山坡的话,就必须要求人力完成,这是非常艰巨的工作量。而在昼夜温差较大的产区,有的酒农还需要顶着黑夜凉风进行采摘。当然在接下来的酿造工作中,酿酒师更是重中之重,他们往往有着丰富的酿酒经验,同时酒庄还具备一大批技术人员的支持,当然有时候一些外聘酿酒顾问带来的高额费用也会分摊到每瓶葡萄酒的身上。
当然,以上这一切只能决定葡萄酒的出厂价格。出厂后,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价格的变化。即便是出厂前,基于既定的市场供求关系和葡萄酒的投资收藏价值,也会带动出厂价格的上涨,例如勃艮第葡萄酒就是如此。
2、分销成本
运输
十几块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大多是就地销售,因此可以免了长距离或是跨国际运输带来的成本。如果一瓶十几块的葡萄酒还标榜“进口”二字,那就需要考虑这酒是否有问题了。
十几万的葡萄酒:昂贵葡萄酒可以说是全球酒友心心念念的宝贝,因此不大可能集中在本土消费。更重要的是,这类葡萄酒几乎一定会漂洋过海,辗转途经多人之手,最后才能达到消费者手中,因此昂贵的运输成本也会计算在最终的价格里,这包括运输方式、耗费时间,甚至在运输过程中采用的特殊设备(运输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储存状态,需要保证恒温恒湿防震)带来的累计成本。有的昂贵葡萄酒甚至会采用更贵的空运,避免长途运输带来的耗损。
分销和零售成本
十几块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或许是由酒庄直销,或许是尽可能地减少转手的次数,因而最终的消费者需要分担的分销和零售成本少很多。
十几万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一般极少由生产商直接销售,而是会辗转几手,层层分销,而每一条销售途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成本附加费。此外,葡萄酒在未第一时间销售出去时,分销商和零售商都需要自己承担一定的存储成本(包括时间和空间)。
分销劳动力和管理费用
十几块的葡萄酒:分销环节相对较少,耗费的劳动力和相关费用也会随之减少。
十几万的葡萄酒:在分销过程中,分销商和零售商需要保证葡萄酒一直处于良好的保存状态下。无论是在仓库中还是运输途中,都少不了需要劳动力进行看护和转移,而仓库管理、设备添置和其它风险等带来的附加费用也会加到最终的价格里。
税收
十几块的葡萄酒:葡萄酒在进行交易时需要缴纳一定的消费税、销售税和增值税,因此即使是本土葡萄酒也会相应地增加成本。再考虑到葡萄酒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昂贵,十几块能买到正宗进口葡萄酒的概率几乎为零。因此,更不必谈及关税问题了。
十几万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进口的居多,因而自然还要考虑关税的问题。所有税收包括关税(14%)、消费税(10%)和增值税(17%)等,加起来可能占到葡萄酒到岸价(CIF 价)的 50% 左右。假设一瓶康帝的关税完税价(一般为 CIF 价)是 15 万元,那么此酒在进口环节产生的税收是多少呢?
可以套用公式:组成计税价(组成计税价是进口环节计算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依据)=(关税完税价 + 关税)÷ (1 - 消费税税率),
即组成计税价 =(15 万+15 万× 14%)÷(1-10%)= 19 万(元);
关税 = 关税完税价 × 关税税率 = 15 万× 14% = 2.1 万(元);
增值税 = 组成计税价 × 增值税税率 = 19 万× 17% = 3.23 万(元);
消费税 = 组成计税价 × 消费税税率 =19 万× 10% = 1.9 万(元);
进口环节总税收 = 关税 + 增值税 + 消费税 = 2.1 万 +3.23 万 +1.9 万 = 7.23 万。
可见,最后这款 CIF 价为 15 万元的康帝葡萄酒,在进口环节缴纳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后,此酒价格高达 22.23 万元(15 万 + 7.23 万),光税收就占 CIF 价的 48.2%。
3、其它
事实上,葡萄酒的种植与酿造、分销和零售阶段的费用只决定了葡萄酒的最低价格水平,换句话说,低于这个水平则难以达到盈利。然而,在供不应求或收藏拍卖市场火热的情况下,葡萄酒的最终价格就会脱离葡萄酒本身的生产成本,而是由受众愿意支付的金额来决定。而这类葡萄酒几乎都是价格昂贵的代表,因此下文仅以十几万元的葡萄酒为例。
品牌附加值
这里所说的品牌不仅仅指葡萄酒生产商本身的这个品牌,还包括知名产区、经典品种、资深酿酒师的声望,这些都是葡萄酒品质的一种保障,也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毕竟经典产区的酒农大多拥有几百甚至几千年的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及经验,他们有足够的能力筛选并酿造出最适合该品种或产区的葡萄酒风格。在消费者看来,这类葡萄酒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即使没有品尝,也能够期望一个较明确的风格。当然,前提是这个消费者愿意获得品质上的保证而多付出钱。
营销推广成本
垂直品鉴会
当然,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产区或生产商懂得跟消费者互动。只有当消费者对这个品牌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后,才会建立起期望值,而这个效果需要通过媒体推广、组织葡萄酒晚宴、品酒会、酒展或培训等营销方式来实现,这些过程都需要花费较多的推广成本。
专业评分的影响
昂贵葡萄酒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大多获得过专业酒评家的高分甚至满分,和品牌保证一样,有专业人士的高分支持,也说明这款酒的品质值得投入金钱。因此,经常可以看到葡萄酒在获得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满分后,出现巨幅价格上涨的情况。
产量有限
为了达到更高的品质,酒庄在 和酿造过程中都会进行严格地把关,因此大多数顶级葡萄酒产量都非常少。在同样都为顶级葡萄酒的情况下,产量更少的价格自然就更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拉菲和康帝,其品质在圈内是公认的优秀,但康帝的产量远低于拉菲,因而其价格也更高。
供求关系
虽然目前全球各地都生产葡萄酒,但顶级昂贵葡萄酒的产量还是相对稀缺的。而全球爱好者都非常想要一睹真容,因此在如此火热的市场背景下,供求关系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葡萄酒的最终价格,尤其是当供不应求时,葡萄酒价格自然也会随之抬高。
增值空间
顶级昂贵葡萄酒的品质卓越,无论是陈年潜力还是升值空间都非常突出。而随着逐年的消费,原本产量不高的葡萄酒更会在市场的热捧下抬高其价格。而像贵腐甜白葡萄酒这种往往年份越久越昂贵,这也是陈年带来的附加价值。当然,有的葡萄酒因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或历史意义而被珍藏在一些博物馆中,其附加价值就更高了。
拍卖市场的热捧
顶级葡萄酒人人都想得到,因此在拍卖市场自然更受追捧,一轮轮的火拼,最终不仅抬高了拍卖价,也将这款葡萄酒的整体市场价值抬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