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在喝酒的时候,发现盛了葡萄酒的酒杯里面有一些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呈晶体状,不懂行的人很容易误以为是酒杯的玻璃渣,然后一看,塞子上也有这些小颗粒,然而其实这不仅不是玻璃渣,而且还说明了这是一瓶好酒?你问我那这瓶酒还能喝吗?答案当然是能!
这个颗粒物叫酒石酸。专业些的名字也叫2,3-二羟基丁二酸 酒石酸; 2,3-二羟基丁二酸; 二羟基琥珀酸; DL-2,3-二羟基丁二酸; DL-二羟基琥珀酸。它外形呈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嗅、有酸味,在空气中稳定,是等量右旋和左旋酒石酸的混合物,常含有一个或两个结晶水,热至100℃时失掉结晶水。密度1.697,其水溶解度20.6%,乙醚中溶解度约1%,乙醇中溶解度5.01%。
好吧,换个通俗些的说法,首先它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物,而是一种天然成分,存在于植物的果实中。而且只存在于葡萄中,最早的时候,它是从酿造葡萄酒的副产物酒石中提取出来。这些不起眼的酒石酸在葡萄酒中经常被称为“酒钻石”,在德语中被称为“Weinstein(酒石头)”,它们是无害的酒石酸晶体,通常在还没经过冷却稳定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中形成。在长相思、雷司令中的含量非常高,而黑皮诺和马尔贝克的酒石酸含量则相对较低。
那怎样的葡萄酒会出现酒石酸呢?从理论上来说,所有葡萄酒都应该会出现酒石酸盐沉淀。不过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通过低温控制和过滤把葡萄酒中绝大部分的酒石酸盐除去。但是那些根据传统方法酿造的、价格比较昂贵的葡萄酒由于没有使用低温控制和过滤技术,更容易出现酒石酸盐。一般来说,在气候温暖的产区,不会出现酒石酸晶体,除非将酒保存在低温条件下。而通常酿酒师会花费一定的财力和人力,确保装瓶后的葡萄酒酒瓶中不会出现酒石酸晶体。如果葡萄酒中出现了,就说明酿酒葡萄在采收时苹果酸的含量低,成熟状态理想。和葡萄酒中的苹果酸相反,当天气干旱时,酒石酸下降显著(比如澳大利亚少雨干旱地区的葡萄园),而当降雨量大时,由于水在植物内的循环,又使得酸度上升。
在法国和意大利都有很多人喜欢用传统方法酿造出来的葡萄酒,他 们会把酒石酸盐沉淀看做葡萄酒质量的象征。反之,在气候温暖的产区,有时候酿酒师也会避免过滤酒石酸。原因是来自气候温暖产区的葡萄酒需要较高的酸度来保持鲜爽口感,过滤酒石酸的做法会降低葡萄酒酸度,酿酒师只能让消费者了解这种物质。
最后肯定想问,这个酒石酸它喝下去会对身体有害吗?答案是不会!而且它也不会破坏葡萄酒的口感,所以不需要把它除掉。当然,这些沉淀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你不需要特意把它们喝掉。所以下次喝葡萄酒时看到这些小颗粒也不要惊慌,其实你喝到的这一瓶是好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