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看似是多余的,答案也好像不言自明。但仔细分析分析,或许会给你不同的思考,听我一一道来。
中国是比较特殊的国家,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大文化系统;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而过去的几千年中,战争不断,特别是近代,饱受列强凌辱。建国以后,也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社会状态,吃不饱、穿不暖,穷怕了。自从搞了改革开放,中国迅速发展,并开始与世界融合,开始走向国际化。
中国近30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导致企业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掉队,更别说赚钱。中国的商业环境要求企业必须要快速。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不是世界经济的领跑者,而一直是追赶者。领跑者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可以通过工匠精神,通过精耕细作来维持优势。但对于一个追赶者,一个飞奔的巨人,既要用良好的心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又要跑得快,显然勉为其难,甚至是不现实的。但是,速度不快我们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权衡整体,你要哪个?
在这样高速的发展中,社会的变化非常快,中国市场的机会也非常多。很多时候我们是跨越式发展,例如我们的工业工业3.0还没实现,还有很大的距离,就飞奔想要进入到4.0了。不是你想不想,是因为可怕的狼终于来了,一只叫产能过剩,一只叫互联网。德国叫工业4.0,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们称之为两化融合,逼着我们要搞中国制造2025。不跨越又要落后,落后就又要挨打。
这个过程是其他国家很难想象的。例如互联网的发展,从90年代末开始到今天,发展非常快,导致企业都难以适应,也摸不着头绪,甚至国外都难以置信。
在快速发展中,中国是冒险家的乐园,是投机商的乐园,而不是工匠精神的乐园。
我们的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地追逐新机会,没有谁愿意在低效的旧产业上打拼。新机会层出不穷,如何让我们固守在精神世界里追求的“精益求精”?
与此同时,我们的真正技术水平离高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甚至都不是十年八年的事。而社会的大环境又是如此的开放,商业企业的安全感是个大问题,中国老一辈企业家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商业智慧之外,还必须要依赖与政府打交道,甚至制度套利,依赖运用迎合的策略来获取市场的认可,否则没人买单。你可以说这是原罪,但没有这样的原罪,何来今天的发展?
如果你面临这样的“内忧外患”,你是想尽快发展还是去坚守严瑾、忍耐、精益求精?我相信企业会做出最实际的选择。
其实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最近这几年,我们的互联网产品非常强调“用户体验”,因为用户体验做的不好,用户就会用脚投票,你就会死掉,例如滴滴打车,这在工业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无所谓用户体验,专家和政府说了算。但是,我们的很多互联网产品都是“免费”的,所以,产品的价格端并不是真正的理由,产业链的哪一端虽然重要,但也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竞争需要。
为什么最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工匠精神写入进去,是因为国家看到社会已经高速发展了30多年,社会体量已经很大了,发展速度也在下降,这个时候,该是强调“工匠精神”的时候了。
然而,对于企业而言,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势必会鱼目混珠,因为高速的发展中,追求的是速度、是现实利益,而不是质量。质量是为利益服务的。快速发展一定会牺牲诸多的利益,例如环保、形象、质量等。
更严重的情况是:互联网行业虽然在快速发展,但现在也仅仅是小试牛刀,远远没有到真正的颠覆时代。一旦工业4.0真的来临时,跨界打劫我们可能现在都不敢想象。一切以往的经济学和管理学都会失去作用,整个商业社会都将重塑。这个过程,根本就不是工匠精神所能解决的问题。工匠精神能解决的是产品质量,虽和发展有关,但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同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走向“更加有序”,那么,只有制度才约束行为,制度就是秩序。秩序的建立一旦逐渐形成,产业才会走向规范,社会的消费观念在将随之改变,这时候,假冒伪劣不断减少,价格回归到价值,浮躁回归到更加理性。而社会各方的制度建立和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的葡萄酒产业要想发展,最重要的是获取民心,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需要时间,更需要企业用优秀的品质来说活。但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要和进口葡萄酒赛跑、和国内同行赛跑、要和消费者的变化赛跑。跑不过就会掉队,就会死掉。仅仅工匠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救企业的良方,更不是一剂猛药,它是老火炖汤的慢功夫。
对于葡萄酒企业来说,领跑者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可以去践行“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的态度,酿造不同档次中的最好的产品;对于新进入的企业来说,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快的速度参与市场竞争,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局部的优势,先活下来,再求发展;对于处于中间的企业来讲,要在这两者中寻求一种平衡。但,这些都只不过是权宜的说法,工业智能化一旦实现,我相信会瞬间击溃原有的体系。
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其实自古早已有之。千百年来,中国出现了很多举世闻名的“工匠”。匠心独具、巧夺天工都是我们对匠人的溢美之词。鲁班、黄道婆、张衡……
工匠精神不是“术”问题,是“德”的问题。社会发展有自身的规律。葡萄酒市场要迎来真正的行业新秩序,还是要历经几个阶段才行。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单纯追求工匠精神,无疑也是有很大风险的。而且,关键是不能现实解决问题。
当然,工业革命时代下的制造产业千篇一律,未来,工业化生产一定会进入到精益求精的定制化时代,未来的多品种、小批量、定制生产必将是趋势。只不过现在的配套设施难以做到。这要依赖于智能化的全年推行。
工匠精神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践行。我们不能丢掉工匠精神,我们要用双手将中国葡萄酒的产品品质做到最好,但,现阶段的葡萄酒行业,单纯的工匠精神还不能救企业。